经了走无常一事后,众人又赶了一日路,这日终于抵达三清山所在的上饶县。原来鬼差留下的信上说道,若沈鱼应允走无常,便在Yin日烧信示意。而今日正是Yin日。
是以沈鱼便同宋渊道:阿渊,今日便是Yin日了,不知那牛头马面会不会又来寻俺?
宋渊闻言笑道:我同师兄弟已想了个法子应付。
甚么法子啊?
此时几人正在店里打尖,各自点了面食并几个小菜。
宋渊听得,指了指桌面上一碟炒鸡蛋道:是这个。
啊?
表姐可知鬼差爱吃什么?
沈鱼摇了摇头。
樊见纯见此笑道:鬼差爱吃鸡蛋﹑米饭同酒。从前有人说道亡者头七时把煮好的鸡蛋放在酒坛底,把鬼差灌醉了,亡者便能还魂。
难道请他们吃一顿鸡蛋就行了么?他们也得同阎王交差吧?
宋渊与徐见山听了相视而笑,宋渊先道:师弟出自官宦世家,这当中弯弯绕绕他自是清楚了。
徐见山素来是食不言,寝不语的。只一路上随了樊沈二人,也习惯了边吃边说。故而听得此话便接了话头说:是,阳间有贪官,Yin间亦然,这世道Yin间阳界不过类同。只要我们给了好处,那些鬼差自然好说话况且我们盘算着让鬼差从我们三人中选一个替你走无常。阎王日理万机,哪理得其中枝节?只要有人顶了这差事便是了。
沈鱼听得,拍手道:那等会咱们便去买酒同鸡蛋!这时徐见山正坐在沈鱼旁边,她一拍手,却不慎把他手上筷子碰掉。沈鱼见了,说了声抱歉,便从桌上把筷子捡来还他。
宋渊见徐见山接了筷子便又用菜,问道:师弟不先擦擦筷子么?
徐见山听得,顿了顿方从袖里抽了帕子出来把沈鱼递给他的筷子擦了。
几人膳毕,便从市集上搜罗了所需物什。傍晚时分方回了客栈,准备宴请鬼差一事。众人回到屋里,樊见纯先叫宋徐二人在纸上写了名字﹑出生地及生辰八字。
沈鱼一时无事,只在旁看着,这时却问徐见山道:咦?你原来叫徐玉山?
徐见山闻言应道:嗯。我本名徐玉山,见山不过是师父起的法名。
樊见纯听了搭话道:倘你日后听得人说起代州玉山公子,指的便是见山师弟了。
原来徐见山出身代州望族,自小生得白净俊郎,人又机敏,便有人称他为玉山公子。可惜他从前身子骨弱,故并未走仕途一道。
沈鱼听罢说道:玉山公子这听起来很是风雅啊。原来徐师弟也是个有名的人物?
徐见山闻言待要应声,却听得宋渊垂着眼道:这生辰八字要紧得很,表姐可不要随意把旁人的瞧去了。宋渊说罢便把写着自己八字的那纸条折迭起来,收在衣袖中,忙别的事去了。
沈鱼见此,叹了口气道:阿渊小时候性子可好了,怎地长大了却有些别扭呢?
樊见纯听得却摇了摇头道:沈女郎说岔了。见源为人聪敏,办事又细致,教中上下都很得人心。我作为师兄倒有些及不上他了。就说叶婉萝一事,若非见源留了心眼,也不知会如何。
徐见山听了也点头道:是,我比见源还大着一岁,许多时思虑却不及他周全。
原来樊见纯从小于观中长大,而徐见山自幼得家中庇护,宋渊却于年少时便遭逢种种变故,故二人便都比他少了个心眼。
啊?你年岁长些,怎地反而成了师弟?
徐见山听得便同沈鱼说道他幼年之事。徐见山小时候体弱多病,好不容易方熬到七﹑八岁大。恰好他的一个表舅舅便是隐仙的火居道士,因可怜他自小缠绵病塌,遂牵针引线求张了性收其为入室弟子。只他总是见风便倒,去密州一事便一拖再拖,直至十四岁那年才上得蓬莱。彼时宋渊上山已有一年,刚好被张了性收入门下,故反成了徐见山师兄。末了,樊见纯又说起当年自己把宋渊错认成徐见山一事。
沈鱼听得,不禁说道:啊,原来是你。
徐见山抬眉问:你知道这事?
沈鱼闻言心忖:若不是俺当年让阿渊换了新袍子上山,樊师兄也不会把阿渊错认成你。
嗯俺听阿渊提起过的。
众人如此说了一会话,沈鱼见宋渊尚未回来,便起身去寻他。最后却见他独自在厨下煮饭烚鸡蛋。
阿渊,俺来帮你烚鸡蛋。
宋渊听得,并未抬眼看她,却问道:你会烚鸡蛋么?
沈鱼闻言捋了袖子道:你忘了从前谁给你烧鱼吃啦?再说了,俺若不会烧菜做饭,在山上难道吃风不成?她说罢,揭了锅盖,把烚鸡蛋通通倒进凉水中,方问宋渊:你适才为什么不高兴了?
宋渊默了默方道:我没有不高兴。
沈鱼仔细瞧了瞧他又问:刚才咱们说道小时候的事,你你是不是想你娘了?
宋渊听得,霎时便皱了眉,我没有。
想便想了。你长到七八十岁还想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