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办法的办法,到最后总得选条路走。
六丈高的城墙下,已经列了好几队士卒。更远一些,在射程之外,众将簇拥着太子。
仔细看去,这些士卒和朝廷大军所有不同,他们所穿是巴家军的衣甲。
太子挥挥手,前方士卒卖力的朝着城头喊道:“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不是太子仁慈,巴家军乃是百战Jing兵。若不是巴坤林造反,他们是抗击突厥的主力军。这样的Jing兵上了战场,一个能顶五六个新兵。
高芒王朝建立不到百年,兵力宝贵。更何况,肆意杀戮,只会让其他世家胆寒,对朝廷离心。
如今首恶授首,旗下的士兵,太子以安抚招降为主。
城上的士卒起初不信,待看清底下喊话的,就是昔日同袍之后,便慢慢转变了态度。
三万多人,赞成投降的越来越多。经历了势如破竹的胜仗之后,一下跌入谷底。如今有了机会,又群龙无首,众人自然不想再浴血奋战。
也有抵死不想投降,要为巴坤林报仇的死硬派,被这些士卒乱刀砍死。
城下喊话不断,终于城头上有人举起了白旗。
太子多了些风霜沧桑的面容上,浮现起笑意。他首次上战场,定下奇计,率领大军获取最终的胜利。
他在军中,从此有了声望,获得众人钦佩。也掌握住一大批,属于他的心腹将领。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情谊,非其他可比。
就如同他的读先帝的故事时,四大国公始终奋战在先帝身边。无论顺境困境,都从未离开。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自有将领、随军参军、参录等人,受理投降事宜。将降卒重新登记造册,记录军功。
北地事了,太子此刻只想快速回转京城,京中还有千头万绪等着他。
……
此刻的京城,还不知道千里之外的大胜。仍然行人寥落、百业萧条。
徐婉真的轿子在嘉善坊的徐宅二门处落下,朱氏早就候在此处。她从徐文敏处知道了真相,为她担心不已。
见到徐婉真下了轿,朱氏忙上前一步,“妹妹回来了,快进来。”伸手抓住她的手,惊觉她骨节嶙峋,顿时心痛不已。
“怎么瘦了这许多?我见了都心疼,你大哥见了还不知怎样?”
徐婉真见她的神情,便知道她知道真相,笑道:“大嫂莫急。你要是都急了,阿哥可怎么办?”
“我这不是好端端的站在这里?身子养养就好了,嬷嬷帮我瞧过了,没伤到底子。”
“话虽如此,我这颗心却放不下。”朱氏道:“我这就下个帖子,请你小舅舅过来一趟。”
“小舅舅回京了?”昨天郑嬷嬷跟她讲了许多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还未来得及提起此事。
朱氏点点头,道:“皇上、太后都病重。皇后下了急诏,招他们回来的。还好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快到京城了。”
说到这里,朱氏一拍脑门,道:“瞧我这个脑子!你小舅舅从回来后,就一直住在太医院。淳和公主住在宫中,两人都还没回过公主府。”
徐婉真心头了然。皇宫里面,两名巨头都病重。赵院使又极为倚重他,小舅舅定然是不得闲。
“既然如此,快别麻烦小舅舅了。”徐婉真道:“皇上和太后的病情要紧,我这里顶多就是请个平安脉。”
她昨日才去见过肖太后,知道肖太后的病情非一朝一夕能调理好。
“那可不行。”朱氏正色道:“百草堂里有名女医,深得你小舅舅真传。我这就着人请她来。”
“你还年轻,不觉得。但有些病是藏在身子里面,等察觉了就晚了。况且,你才新婚不久,还未诞下子嗣,益发不能掉以轻心。”
☆、第八百五十三章 无惧流言
徐婉真知道自己的身子没事,但也拗不过朱氏的一番好意,便点头应了。
“嫂子,你说百草堂里什么女医这么厉害?”左右无事,徐婉真便和朱氏说些闲话。
朱氏笑道:“是灵儿姑娘。要不怎么说,学什么都需要天赋呢?说起来,她和你还有些渊源。”
“此话何解?”徐婉真有些疑惑。
“还记得几年前那场瘟疫吗?她哥哥在那场瘟疫中去世,她也染病,差点不治。是最早染病的几人之一。”
朱氏徐徐道来,看来她对这名灵儿姑娘很熟悉。
“要不是妹妹你献上防疫方略,她早就死了。是你小舅舅开的方,将她救回。那个时候,她便立志学医。驸马爷竟然也允了,将她收留在百草堂中。”
“这才几年?”徐婉真微微有些诧异。在现代,学医至少也得念五年,还有念七八年的。
一名中医,像小舅舅一样自幼辨识药草、跟在外公身边行医游历,才会这样年轻就有一身好医术。
一名啥也不懂的小姑娘,从零开始,三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学的苏良智的真传?这太夸张了。
朱氏笑道:“莫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