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晏殊的
    “金鸭香炉起瑞烟。呈妙舞开筵。阳春一曲动朱弦。斟美酒、泛觥船。中秋五日 ,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蟠桃花发一千年。祝长寿、比神仙。”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辉光交映,载歌载舞。
    夜风中混着酒香与脂粉香,吹得人双颊绯红,熏熏荡荡。
    酒不醉人人自醉。
    从远处缓缓驶来一座Jing致恢弘的画舫。舫中旌旗迎风而展,上画一株娇艳牡丹。
    行人顿时争先恐后地挤上前,欲一睹舫中佳人芳容。
    一名游人问:“今年不知是哪位少年英侠率先拔下孔雀翎当这出头之鸟?”
    一名游人答:“这牡丹姑娘出的题目一年比一年刁钻。”
    原来这是赏艳大会历来规矩,揭下画舫的孔雀翎者即为出头之鸟,率先迎接佳人难题。
    叶梦笙用手肘撞了撞林羡云的腰侧,“林小哥,你要不要出一把风头?”
    林羡云沉默看了她半晌,忽然伸出手抚摸她的鬓发,算是搪塞,算是回答。
    “你不出风头,那我出啦?”她贼兮兮地一笑,足下一点,纵身而上,揭下牡丹船头挂着的孔雀翎。
    牡丹身着一袭桃衫,鹅蛋脸樱桃嘴,生得是国色天香,笑得是温婉恭良,款款地迎了上来,笑道:“今年可真是稀罕。红衣妹妹拔了两个头筹。”
    叶梦笙秀眉一扬,“哦,哪两个?”
    牡丹以画扇掩嘴一笑:“你是第一个船未停稳便冲上来的,也是第一个敢来挑战的女子。牡丹佩服姑娘胆气。”
    叶梦笙问:“我若是赢了,能得什么好处?”
    牡丹笑得花枝乱颤,抛了个媚眼,“自然是一夜春宵。”
    周围爆发一阵哄笑。
    叶梦笙洒脱一笑:“既然如此,那边有请牡丹姑娘出题。”
    牡丹微微欠身,随即向旁示意。
    十丈之外,驶来一艘画舫,船头立着木架,而架上悬挂着一颗左右摇摆的苹果。
    牡丹命人抬上弓箭与箭失,只见抬着铁弓的几个gui奴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牡丹道:“第一题,百发百中。”话音一落,她从腰间摸出一块铜板,信手一掷,钱如疾电,打中摇晃的苹果。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牢牢嵌在苹果表面。
    “这大漠良弓约莫五十斤重,而你必须戴上眼罩,在三发之内,射中三十米外的苹果。江上风波四起,果儿摇摆不定,姑娘若是认为这强人所难,也可放弃。”
    叶梦笙笑道:“难不难,得试试才知道!姑娘的字典里,可没有知难而退四个字!”她将丝巾交到林羡云手上,“劳你给我系上啦!”
    林羡云微微颔首,接过丝巾绕到她身后,为她蒙上眼睛。随后便拿起弓箭与箭失,一同交到她手上。
    叶梦笙手中微微一沉,旋即张弓搭箭,侧耳倾听。
    江风吹过,嵌着铜钱的苹果又摇晃起来。她向左微挪弓箭,倏地松开手指,三箭齐发。
    箭若白虹,正中孔心。
    要知黑暗之中,射中摇晃的苹果已属不易,却不料她竟然射中苹果上镶嵌着的铜板孔心。
    人群登时彩声雷动,纷纷叫好。
    她摘下眼罩,笑嘻嘻道:“第二题是什么?”
    牡丹眼中惊异之色一闪而过,随即柔声轻笑,“妹妹的箭法出神入化,牡丹佩服,只不知妹妹的画艺如何?”
    她命人奉上文房四宝,笑道:“第二题,古寺藏深山。”
    叶梦笙记得这是宋朝历史上一位出了名的书画皇帝选新科状元时的题目。她勾了勾嘴角,执起画笔,素手一挥,题眼跃然纸上。
    山色苍翠,林深树密,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踉踉跄跄地走着一个挑水的小和尚。
    不见古寺,却知山中有寺。
    当画卷缓缓展开,众人啧啧称奇,拍手叫好。
    牡丹震惊之余,眉宇间略有尴尬之色。一旁的艺伎咯咯直笑,“牡丹姐姐今日要尝鲜咯。牡丹姐姐,原来你不爱少年郎,偏好美娇娘!”
    牡丹眉眼含嗔地瞪了她一眼。
    叶梦笙也噗嗤一笑,摆摆手道:“我是给我大哥出的风头。既然我赢了,便委屈牡丹姐姐陪我大哥一夜了!”她说着指了指一旁的林羡云。
    林羡云没想到她会来这一招,蹙了眉头呵斥,“胡闹!”
    他应是从未动过怒,此刻脸上略有愠色,眼中火焰腾跃,瞪着叶梦笙。
    叶梦笙被他看得头皮发麻,吐了吐舌头,“好啦,开个玩笑嘛。”
    牡丹是玲珑剔透的人,眼珠子滴溜溜一转便看出两人之间的猫腻,拿起团扇遮了红唇,笑道:“原来是小俩口拌嘴呢。”
    “哎,我们可不是——”叶梦笙急于辩解,就在此时烟火冲天直上,粲然炸裂,纷纷乱落,亮若繁星,画舫上的歌姬们换了一曲,语调婉转悠扬,“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清脆的歌声与迤逦的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