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原来是龙舟到了终点,又是西城赢了。这一轮已是终局,西城三战两胜,赢了今年的比赛,因此一排彩楼都是欢呼雀跃,彩声不绝。
宋竹和萧禹面面相觑,却是都有了几分无奈——本身彩楼上就很嘈杂,两人要维持音量较低,还要被对方听见,已经不易,现在倒好,完全没机会再说下去了。
眼看热闹稍歇,众人纷纷回归原位,萧禹只匆匆和她说了一句,“明日再和你说。”便钻回了屏风那面,宋竹跟着范家姐妹一道回了座位,心中还惦记着萧禹没说完的话。
——不知不觉,她心中已是暗暗希望,家里明日别派人过来接她……
作者有话要说:萧禹这一期表现不错哈。
☆、第30章 提醒
这一日,宋竹是连走了几处地方,她身负宋家声名,一言一行无不是大费思量,唯恐说错一句话,甚至是做错一个表情,都使得旁人对她乃至对宋家的家教 产生怀疑,这一整日地劳累下来,回了刘家以后连话也不敢说了。好在范家的确就是把她接去说说话,并没什么明争暗斗的事情,她粗粗和刘张氏说了,刘张氏便忙 打发她去安歇。
从宜阳到洛阳,路途不远,若是家里有人来接,也可能是头天晚上才到,也有可能是第二天及早出发,宋竹当晚睡前没听 说家里来人,早上起来也没见哥哥或是叔叔在屋里坐着,便知道宋家大概意思是有ru娘和车夫带着就已经足够了,横竖几十里的路,又在洛阳附近,也不至于就不太 平到非得要人来接的地步了。
话虽如此,刘张氏却不大放心,正好刘家长子今年也十六七岁了,足以在外走动,刘张氏便让他今日告假不去洛阳国子监,而是送宋竹回宜阳。宋竹这里才道,“可不要耽误了大表兄的功课,就这么短短的路,我就自己回去就姓了,三姨你别担心。”
她正说着,外头便来人禀报,“萧家三十四哥来寻三娘同路回家。”
这 话听着暧昧,但传话的仆妇倒是心安理得,众人也都不觉得什么:第一宋竹还小,第二两家通家之好,且萧禹本就和宋竹是同路来的,如今同路一起回去也不算什 么。再加上刘张氏多少也和ru娘聊了几次,又接了姐姐的信,心中对于一些事情也是有数的,闻言便笑道,“那也不是外人,不好失礼了,让他进来说话吧。”
刘家本没女儿,宋竹也是无妨的,因此萧禹顺顺当当地就进了内堂,和刘张氏问了好,便坐在下首受了刘张氏招待的茶汤。
宋 竹之前几次见到萧禹,他都穿着十分华丽,唯独有两次在学堂里遇见,他才穿上了朴素的布衣,今日也是一样穿着淡红罗袍,戴了玉冠,毕竟是被美饰装点,更显得 他面如冠玉目似朗星,虽然年纪还不大,青葱少年气息未退,但顾盼之间神采飞扬,即使是她,心中也不能不承认:和她的几个哥哥比,萧禹起码在外表上是一点都 不逊色的……
也许是因为如此,刘张氏就很喜欢他,轻易允了就让萧禹带宋竹一行人回去,自己也不派儿子。又还问萧禹吃过早饭没有,听说吃过了,且特地让家下人带了些鲜果点心,让他们在路上吃。
萧 禹来得其实不晚,进来坐了一回,再出去时太阳才刚刚升过房顶,一行人还和来时一样,宋竹和ru娘坐在车里,车夫赶车,萧禹和他那随从一人骑了一匹马,在前头 带路。——只是宋竹看到那随从手里还牵了另一匹马的笼头,心中不由暗暗纳罕:这又不是长途跋涉,要珍惜马力,也就是那么几十里的山路而已,放开来一个时辰 就能跑到了,至于还要带马来替换吗?
也还好赶了个早,车行没多久就出了洛阳城,官道上行人也不多,速度跑得起来,没有多久就看到了五里亭,宋竹正隔着轻纱看着外头的景色,又拿扇子死命扇风,便觉得车行渐缓,慢慢地停了下来,只听萧禹在外问道,“三娘妹妹,车里热么?”
过了端午就是夏天了,车厢里为了防尘土,虽然拉开竹帘纳凉,但到底蒙了一层白纱,其实还是闷不透风,倒是在外头马上还能吹到点凉风,宋竹一听萧禹这话,眼睛便是一亮,她期盼地看向ru娘,都把ru娘给逗笑了。
“想要骑马就出去吧。”ru娘对宋竹一向是有求必应的,更何况这等小事?说着,就拿起帷帽给宋竹戴上了,又道,“只是不能跑快了,千万别出事。”
宋竹反倒是有些扭捏,低声道,“也许三十四哥就是问问呢……”
话虽如此,但都到了这时候,她哪还能不知道,这第三匹马就是为她准备的?萧禹只怕是早就打算好了,才从范家又多牵了一匹马,想来是她上回和他换着骑马的事,让他记在心里了吧。
宋竹心里,就像是听母亲说萧禹为她准备了银钱买衣衫时一样,有些说不出的滋味,又是略略欢喜,又觉得他有些太过僭越,这复杂的情绪在心底滚来滚去,倒使得她有些不愿出去了。若非想到昨日萧禹说了,有话要和她说,她真有心窝在马车里,不出去见萧禹……
便是她自己,也觉得自己这番心思有些古怪了,宋竹没等ru娘说什么,便深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