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到吃面、擦汗都是他一手安排,会不会冤枉了他。
季嫣然忽然道:“想要娶我可没那么容易。”
她垂着脸,隐约可以看到羞涩的神情一闪而过。
一碗热面总算没有白吃。
李雍眼睛发亮,笑容也抑制不住地从眉眼中溢出来:“无论多难,我都会做到。”
季嫣然仿佛不是很在意:“那可不一定。”
不一定,不再是一口拒绝。
这已经足以让他欢喜。
正在他思量间,她已经趁机抽开手站起来:“天色晚了,三爷早些歇下吧,我也要回去睡了。”
望着她的背影,李雍再次欢喜地笑起来。
……
在太子看来所谓筹军粮就是一场闹剧,他只要冷眼旁观看最终的结果。
直到一匹快马冲进京城带来了战报。
吐蕃和gui兹开战,突厥也趁机攻打平卢,西北的边疆全都陷入战局。
永昌侯夫人没想到有一天她会四处寻找李三nainai,她留在江南的家人已经送来消息,李三nainai种植的稻米全都成熟了。
如今边疆起了战事,只怕皇上很快就会让侯爷筹算军粮,她担心的夜不能寐,不知怎么的脑海里一直浮现出李三nainai那沉着的目光,仿佛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被难倒的模样。
所以再三思量,她一定要找到李三nainai。
“我们家三nainai去庄子上了,”李家下人再次禀告,“若不然夫人留下名帖,等三nainai回来就去拜访。”
永昌侯夫人有些惊讶:“去了好多天还没有回来?”李三nainai该不会在躲着她吧!
想到这里,永昌侯夫人微微皱起眉头,总不能到了关键时刻就退缩了,毕竟就连李家宗长都不支持李雍筹粮。
永昌侯夫人正要吩咐下人回府,只见不远处几个打扮怪异的人向这边走了过来。
第二百二十二章 晋王的关切
那些人一身的长袍,头上都带着幂离,将自己遮挡的严严实实,仿佛很怕见人似的。
风将前面人脸上的幂离吹起来,露出里面的那张脸,永昌侯夫人身边的下人不禁惊叫一声。
因为她看到那张脸是扭曲的。
“这是什么人。”
护卫不由地上前挡在永昌侯夫人身前,一副剑拔弩张的模样。
然而那些人却仿佛没有看到这些,自顾自地走到李家门前然后拿了东西离开。
永昌侯夫人身边的管事恍然大悟:“奴婢知道了,这些都是患了疠风的病患。”
别人对这些疠风病患避之不及,李家和季家却怎么还敢用这样的人做事。
或许就是这样不按常理做事的人,才能想不到法子来应对如今的情形。
永昌侯夫人吩咐道:“问问李家下人能不能带我们去李三nainai的庄子上看看。”
……
季嫣然购置的这处庄子土地并不太肥沃,从前也有人在这里种过稻谷,倒是并不见有好收成,所以土地大多荒芜,没有人前来耕种。
这次永昌侯夫人见到的却是另一番场景。
田埂之间许多人在忙碌,即便没有到稻谷成熟的时候,却已经能到一片翠绿的颜色。
“三nainai在那里呢!”李家下人伸手指过去。
永昌侯夫人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几个身穿短褐的人站在田埂处,仔细看过去其中一个是个女子,袖子弯起,脚上已有泥浆,却乐此不疲地指挥着下人灌溉。
不知道说到了什么,几个人站在那里笑起来,那女子脸上满是轻松的神情。
闺阁中的小姐怎么会喜欢这种粗重的活计。
永昌侯夫人觉得那位李三nainai真是让人难以理解,从行医到种田,在别人眼中的惊世骇俗,她做的却那么自在。
礼数、规矩在她眼中真的不值分毫吗?
这几天季家的事闹腾的沸沸扬扬,李三nainai将同宗的族人逐出家门,季家族中长辈上门阻拦,李三nainai却以季元斌的案子为由驳了长辈的面子,一个出嫁的女子这样作为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她当时只觉得李三nainai是年少不更事,从此之后要与娘家人结了仇,将来夫家万一靠不住,谁又来给她撑腰。
可是现在她却改变了想法,也许李三nainai不依靠任何人都能顶起门户,虽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的大女,却不输大女的气度。
要说从前季嫣然是在胡闹,那么现在她做的事倒让人觉得钦佩。
下人上前禀告,季嫣然转过头看到了不远处的永昌侯夫人。
永昌侯一家终于按捺不住来看她的稻米了。
季嫣然净了手然后走到永昌侯夫人面前,两个人见了礼,季嫣然引着永昌侯夫人去看稻子。
田地左右两边的稻子已经有显而易见的区别,左边的田地稻穗长得很小,右边的田地却十分饱满。
季嫣然道:“右边的就是占城稻,这样的稻子即便在北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