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又补充道:
    “如果-1封装进度有特殊要求,我们可以进一步协调船厂和船上人员,理论上可将准备时间压缩至24小时以内。”
    常浩南瞄了眼大屏幕边缘的时间,然后摇摇头:
    “没这个必要……-1空间核反应堆采用无外中子源启动技术,虽然仍旧不能长期在大气层内存放,但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功夫……只要让发射窗口能赶上下一轮的太阳粒子事件就行。”
    -1的启动高度依赖宇宙辐射源,而地球辐射带和银河宇宙射线带来的中子强度并不足以保证启动成功。
    必须有太阳活动的帮忙才行。
    就在两人交谈间,指挥中心主屏幕上,二号车间的吊装作业已进入尾声。
    堆芯本体超过三分之二已平稳地沉入银白色外壳的保护腔中,定位销与导向槽的咬合异常顺利。
    航吊的下降速度也随之提升,从最初的每分钟一米加快到每分钟三米。
    很快,吊钩上方原本紧绷的合金吊索就明显松弛并垂落下来。
    这标志着堆芯本体的承重底座,已经稳稳地落在了外壳内部预设的、与影子屏蔽系统相连的减震缓冲支架上。
    “所有基准点光学对准复核完毕!”
    “机械定位销确认完全啮合!”
    “缓冲支架压力传感器读数均匀,达到预设值!”
    陈超的声音沿着通讯线路,清晰地响彻在装配车间控制室,也同步回荡在船厂指挥中心:
    “报告总指挥!-1堆芯本体与主壳体对接完成!所有定位基准点对准正常!”
    “堆芯确认安装到位!请求进行最终固定与密封!”
    装配厂房的控制室里,压抑了两天的紧张终于化为沸腾的喜悦,掌声和低低的欢呼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
    指挥中心内,一直紧绷着脸的彭觉先也终于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
    胡守智等人也明显松了口气。
    只有见惯了大场面的常浩南并未流露出多少激动,他很快将目光投向指挥中心另一侧,那里站着锦西造船厂的负责人苏建,以及一位穿着蓝色制服的魁梧中年男子——
    远望22号船长,李英俊。
    “苏厂长。”常浩南走过去,对苏建说道,“-1封装完成后,立刻进行最终密封和环境检测,要把远望22号调度停靠在最靠近二号车间专用重型货物出口的泊位上,尽量减少-1模块从车间到码头、再吊装上船的露天转运时间。”
    “常总放心!”苏建立刻应道,“1号泊位已预留,重型轨道运输车和专用加固码头吊机处于随时待命状态。保证模块出车间即上轨道,轨道直达泊位,吊装一步到位!”
    这时,李英俊插进话来:“可是常院士,我还没收到确定的航行计划?”
    常浩南则干脆地回答道:“海军庐州号驱逐舰和星城号驱逐舰会在渤海湾加入编队,之后只需要听从海军舰队指挥官的指令航行”
    李英俊船长则显得相当惊讶:“这……”
    他执行了四年航天运输任务,还从没遇到过需要两艘驱逐舰护航的情况。
    “-1的情况毕竟特殊……”常浩南朝着港口的方向看了一眼:“虽然概率不大,但也要避免极个别国家在对手撺掇下狗急跳墙的可能,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问天之路
    事实证明,终究还是没有人敢在华夏的海岸线旁铤而走险。
    远望22号的整个运输行程一帆风顺,无惊无险。
    一星期后。
    远望22号航天运输船庞大的身躯在隆冬的晨辉中缓缓停稳,船身与码头防撞桩接触发出沉闷的轻响。
    与以往满载Jing密设备的繁忙景象截然不同,此刻,它宽阔的甲板上,仅有一个孤零零的白色集装箱,显得格外孤独而肃穆。
    几乎在远望22号靠泊的同时,一辆经过特殊防辐射改装的ta4410重型运输车,沿着码头后方专用的、铺设了减震材料的运输道路,平稳地驶向岸边。
    车辆庞大的身躯在晨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最终Jing准地停泊在一处用醒目白色标线框定的区域内。
    驾驶员身穿轻便型防护服,透过特制的观察窗,目光紧盯着左手边的运输船。
    指挥塔顶端,现场系统指挥员于金伟一手举着高倍望远镜,视线在远望22号甲板的白色集装箱、ta4410运输车的停放位置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反复扫视,另一只手则按在控制台的多路监控画面上,放大、比对每一个细节。
    几分钟后,他放下望远镜,拿起对讲机:“指挥中心,现场报告。远望22号泊位Jing准,ta4410车辆就位Jing准,码头环境符合安全规范,无异常干扰。请求授权进行-1模块转运吊装。”
    “指挥中心收到,授权执行。”无线电里传来沉稳的确认。
“远望22号,07号车,开始执行吊装作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