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力量从他双手传递出来,竟然猛地将她往前面深渊里一推!
&&&&她瞬间失声尖叫。
&&&&深渊扑面而来,人被失重感包裹,所有的恐惧都放大到了极限,使她冒出一身的冷汗,再一次从这反复的梦中惊醒过来。
&&&&耳旁回响的却不是梦里那句话,而是前不久谢危那不无嘲讽的一句:“倘若你能想明白你跟他为何没能在一起,也就不叫姜雪宁,今时今日也不会坐在这儿了。”
&&&&姜雪宁整个人跟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她有些脱力地捂住了自己脸。
&&&&过了好半晌,才慢慢将那股发自深心的恐惧驱逐。
&&&&黑暗如丝如缕,浸入屋内,带着些许寒气。
&&&&床榻边的纱帐被风吹开了一角。
&&&&有少许的光从窗纸里透进来,模模糊糊地映照出坐在她床榻边的那道身影。
&&&&他静逸的声音,仿佛与这黑暗融为了一体,缥缈如雾:“你梦见我了?”姜雪宁悚然一惊!
&&&&她听着这熟悉的声音,放下手掌,视线仔细分辨,才从黑暗中瞧出了这道身影,一时只觉连心脏都被人攫住,骇得说不出话来。
&&&&谢危也不知何时来的,只注视着她,仍旧问:“你梦见我了?”
&&&&方才的噩梦尚留有一丝余悸。
&&&&姜雪宁简直不敢相信这人大半夜坐在自己床边上:“谢居安,你怎么――”
&&&&谢危的手掌却轻轻抚上她脸颊,搭在她眉尖上,道:“宁二,沈芷衣一个皇室的人,死就死了,与我有什么相干呢?我有点后悔了。”
&&&&那手指透着点凉意。
&&&&姜雪宁顿时打了个寒噤。
&&&&可他却没有再说什么,良久后,慢慢收回手来,起身走了出去。
&&&&风吹进来,纱帐轻轻晃动。
&&&&外头冷月如银霜。
&&&&有一声低沉恢弘的号角从远处递来,传遍四野,为这静寂的寒夜添上一抹金戈铁马的肃杀铮鸣!
&&&&姜雪宁拥着锦被,这时才想起――
&&&&今夜,开战了。&&&&
第211章 战起
&&&&冬夜朔气传金柝, 冷月寒光照铁衣。
&&&&忻州城外屯兵的大营外,诸般兵士已经阵列于前。
&&&&步兵居中,骑兵分列两翼, 弓箭兵则隐于前列步兵之后。步兵之中有一小部分为重步兵, 一手持盾牌一手执刀剑, 乃是专设克制鞑靼游牧善射之兵,既可攻杀, 也可防御对方弓箭。只不过更多的是轻步兵与轻骑军, 负重少, 行动快, 易于调整。如果指挥得当, 在这昏暗的夜色中,完全可以如一片羽叶,悄无声息完成一场见血的拼杀突袭!
&&&&城楼上,战鼓声渐壮。
&&&&黑夜里点燃的火把与迎风的旌旗一齐飘飞舞动。
&&&&三万兵士的脸, 都被光影模糊成一般形貌。
&&&&点将台上, 旧日的血迹已然清洗干净, 只在铁缝木隙留留下学习干涸的斑驳,燕临那一张轮廓清晰且坚忍的脸, 却因立在高处,而显得无比明亮。红日未出, 他便是黑夜里的太阳。
&&&&灼灼的火光燃烧在他瞳孔的深处,使得这两年来压抑的抱负、复仇的野望,都在这一刻随着滚沸的心升腾而上, 化作一股连天席卷的气魄, 让他拔剑出鞘,将三尺青峰高举!
&&&&一时间, 四野尽是山呼海啸!
&&&&“踏雁门,卫国土!”
&&&&“灭鞑虏,救公主!”
&&&&“死生抛,莫相负!”
&&&&……
&&&&忻州屯兵本有十万之巨,只是落在萧氏治下,一则军务混乱,二则疏于练兵,真正能在短时间选出来上战场的人不到一半。值此冬日攻打鞑靼又非兵家常胜之招,当以奇胜,以速胜,以险胜,鞑靼虽为一国,可与大乾相比不过三省之地,三万兵足够打得对方措手不及,灰头土脸。
&&&&“世子这般倒有些英雄出少年的感觉了……”
&&&&高高的城楼上,吕显站在燃烧的火把一旁,感受着刮面来的凛冽寒风,望着远处大军出击的场面,不由深深感慨了一句,然而接着又有些沉默。
&&&&“兴亡百姓苦,这一战不知又要死多少人?”
&&&&谢危就在旁边不远处。
&&&&城楼上这块平地上立了座箭靶。
&&&&他苍青的道袍被猎猎的寒风吹起,冰冷的、浸透了凉意的手指却搭在长弓之上,拽了一支雕翎箭,对准那箭靶的中心,只道:“又怎样?”
&&&&吕显无言。
&&&&他虽向来不是什么悯恤众生的圣人,可若眼见得苍生疾